「UZI要退役了嗎?」「UZI轉會不會是真的吧!」
UZI官宣!這樣言辭閃爍的一句話引發(fā)了不少人的猜測,眾說紛紜中點進去才知道是「上當」了——原來電競選手UZI和哈爾濱啤酒達成合作,成為該品牌的電競合伙人。
哈爾濱啤酒作為電競營銷老玩家,如今又牽手UZI,可謂吸睛。同時,這也是UZI休賽期再添新的個人代言。
UZI成為NIKE代言人
UZI作為國產選手,出道時間長且長期保持頂級的競技狀態(tài),一直以來是粉絲的驕傲,而他的個人商業(yè)價值也一路水漲船高——成為第一個代言NIKE產品的電競選手、接到天貓表展推廣……無不顯示著他的「江湖地位」。
近年來,隨著電子競技在全球范圍內的高速發(fā)展,國內的輿論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多數人對于電競的看法趨于理智,給了職業(yè)電競一個良性的發(fā)展氛圍,電競選手逐漸成為關注的焦點,甚至成為粉絲眼里的「偶像」。
然而UZI畢竟只有一個,電競圈里大多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扎進游戲中」的普通選手,俱樂部有商業(yè)活動需要便配合,更有甚者連俱樂部的安排都盡量遠離。與活在俱樂部「玻璃罩」中的國內選手相比,韓國選手顯得更為活躍。
FAKER參加綜藝節(jié)目
接代言、上綜藝、甚至官方設置專門為電競選手打造的綜藝節(jié)目……韓國電競在打造明星選手的途徑上也是五花八門。Faker作為「大魔王」,擁有極高人氣的同時也有著不俗的商業(yè)潛力,除了個人代言外,據韓國媒體爆料,其所在的俱樂部T1已經申請了Faker商標的注冊申請。
那么,不遺余力地打造明星選手究竟能給賽事或是整個電競產業(yè)帶來什么呢?
01、明星選手的全方位帶動
電競的受眾一直都是以男性為主,不少人對于「追星」這種行為嗤之以鼻,將電競選手打造成為明星更是直戳這些人的痛處,常常引起一場風暴。然而,推出明星選手真的有他們想象的那么「十惡不赦」嗎?
電競曾在國內有過一段漫長的蟄伏期,靠著一批又一批選手的汗與淚,捧起的一座座獎杯,洗刷著外界對于電競的誤解。Sky李曉峰就是這個群體的代表之一,連續(xù)兩屆登頂冠軍寶座,五星紅旗在WCG升起,讓不少人了解到,原來電競也可以讓國旗飄揚。
就是這樣優(yōu)秀的電競選手代表,憑借自身實力和個人形象出現在大眾視野里,改變著人們對電競的看法。從「網癮少年」到「職業(yè)選手」,從「電子海洛因」到「新興體育項目」,明星選手的出現,讓電競站在了社會的聚光燈下,擴散著電競的社會價值。
根據艾瑞咨詢發(fā)布的數據來看,2019年中國整體電競市場規(guī)模已經突破1000億。電競生態(tài)市場規(guī)?焖贁U張,電競產業(yè)鏈不斷完善,在這個過程中,品牌效應凸顯出了重要的作用。明星選手作為電競產業(yè)的重要一環(huán),串聯溝通起賽事、俱樂部和品牌方之間的羈絆。
運營一家俱樂部并非是件輕松的事,能達到收支平衡的更是鳳毛麟角。明星選手并非憑空產生,俱樂部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電競其實一直以來備受關注的就是明星選手與明星俱樂部。
挖掘選手的職業(yè)潛力、營造良好的賽訓體系,再加上后續(xù)的包裝,俱樂部給明星選手提供了生長土壤;而明星選手給俱樂部帶來額外的贊助收益和強大的粉絲團與曝光量。明星選手與俱樂部之間相互成就,才能帶來更多精彩的表現。
EDG與李寧合作
對選手個人而言,成為明星選手,也給了退役后的人生道路選擇多了不少方向。此前,選手退役后大多數成為主播或是繼續(xù)在電競領域中奮斗,而明星選手相對站在了一個更高的起點,有更多的資本愿意向其傾斜,選擇的范圍也不再局限于這個圈層,開始向外擴散。
02、造星并不是件容易事
將電競選手打造成家喻戶曉的明星絕非易事,此前沸沸揚揚的微博之夜事件中就能窺見一斑。明明UZI在粉絲的助力下登頂年度熱門人物榜首,然而頒獎現場主辦方卻不曾提及?梢娫凇噶髁棵餍恰姑媲埃噶髁侩姼偯餍恰乖诓糠种髁饕暯窍氯允巧燥@遜色。
韓國電競產業(yè)因其布局早、扶持多,迅速發(fā)展出成熟的職業(yè)電競體系,而其在對職業(yè)選手的包裝上也頗費心思。OGN作為備受電競粉絲追捧的電視臺,除了制作精彩的職業(yè)賽事外,滿足觀眾的娛樂需求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
早在《星際爭霸》時期,OGN就會拍攝聯賽宣傳片、選手花絮等迎合粉絲的喜好,各具特色的娛樂賽事增強選手與粉絲之間的互動,效仿演藝圈的年末電競大賞……在這一系列的操作下,逐漸樹立起明星選手的形象。
相比之下,國內對于明星選手的打造更多是從俱樂部角度出發(fā)。明星選手通常有著屬于自身的獨特氣質,或是顏值或是性格,俱樂部找出這樣的特點進行挖掘,將這些閃光點不斷放大,配合著俱樂部打造的視頻短節(jié)目、發(fā)布微博等方式,多渠道增加選手的曝光,讓選手形象具象化。
EDG在官方紀錄片介紹選手Ray
并且近幾年,「CP」的營銷風潮也刮進電競圈。將職業(yè)選手之間的友情放大,在粉絲的想象中形成獨特的情感關系,在不斷的傳播中,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不同粉絲群體的關注。通過這樣的途徑,有不少粉絲開始關注起電競賽事。
在不斷的「破圈」中,人氣高的選手自然也成了香餑餑,除了蜂擁而至的贊助商外,不少綜藝節(jié)目中也能看到電競選手的身影。RNG參加《天天向上》、JKL和寶藍錄制《快樂大本營》,電競選手開始在電視上露面;而Ning與PDD參加網綜《吐槽大會》,又給二位增添了不少「新!埂
但是無論俱樂部與各方助力如何打造,最重要的仍然離不開選手成績。電競作為體育項目之一,其競技核心從未改變。影響選手熱度的因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便是成績。過度包裝和頻繁的商業(yè)活動在選手出現成績下滑后,就會變成眾矢之的。
官方對于明星選手的打造上也傾向于傳統(tǒng)體育模式,LPL全明星周末概念便是借鑒了NBA,并且以粉絲投票為準,官方只是提供了一個平臺,給每一個選手展示自己的機會。頒獎也以這一年所取得的成就作為參考標準,萬變不離其宗。
03、前路漫漫,道阻且長
打造明星選手不易,如何保證明星選手的個人價值不受影響更是難上加難。首先,長期高水平的競技狀態(tài)帶來的考驗就不容小覷。
眾所周知,電競選手的職業(yè)生涯短暫,巔峰期更是如煙火一般轉瞬即逝。即使如今在科學的管理下,選手的職業(yè)道路得以延長,但是競技狀態(tài)卻并非是一成不變的。正所謂「一代版本一代神」,游戲的更新可能就會影響選手的水平。就算自律如Faker,也有發(fā)揮不好的時候。
S7總決賽FAKER淚灑賽場,與冠軍失之交臂
明星選手之所以能成為明星,與其活躍在高水平賽事上的時長有著必然的聯系。畢竟只有出現在全球觀眾視線里,曝光和關注才會增加,品牌贊助商與潛在粉絲看到選手的幾率才會隨之提高。
并且,大多數電競選手年齡較小,不少選手個人性格較為內向,不喜歡參與活動,而為了成績著想,俱樂部也不愿勉強。久而久之形成了閉環(huán),影響了選手商業(yè)價值的開發(fā)。而且選手退役后,少了職業(yè)人士的輔助,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商業(yè)開發(fā)被中斷。
反觀國外傳統(tǒng)體育領域,喬丹最新的紀錄片刷新了收視紀錄,科比、詹姆斯等人的個人品牌也具有極強的商業(yè)價值,UZI代言的NIKE產品就是詹姆斯個人品牌LBG與耐克合作推出的系列T-Shirt。
理智看待電競造星,畢竟每一位對電競懷有熱愛的參與者,都是希望推動電競產業(yè)能繼續(xù)往前發(fā)展,電競生態(tài)能有健康的循環(huán)。若能擁有專業(yè)人士進入電競領域,娛樂與體育相結合,重新塑造明星選手的商業(yè)價值,電競輻射的范圍或將持續(xù)延伸。
聲明:中國電競網(5asj.com)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立場